香港夜市全攻略|廟街、女人街等6大必訪夜市 - 美聯工商舖
【工商舖學堂】01/04/2025

香港夜市全攻略|廟街、女人街等6大必訪夜市

香港夜市是城市夜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從油麻地廟街的星相命理到旺角女人街的多元商品,這些地方承載了獨特的夜市文化與地道美食。隨著政府提議復興夜市刺激經濟,你知道哪些香港夜市值得一遊?本文帶你走訪廟街、女人街等地,揭秘它們的魅力與隱藏美食,讓你不虛此行!

夜市的來源?

夜市的歷史可以追逐至隋唐之前,當時的市場營業時間受到政府嚴格的規定,每天需按照官吏的管制而選擇開閉。而到了晚唐,長安崇仁坊開始出現夜市,並慢慢在其他大城市例如洛陽、揚州等興起。到了宋朝,由於宋太祖取消了三更前禁夜市的規定,到了中期更是可以全日營業,加上人們在夜晚進行交易和社交活動還可以應對炎熱的夏天,從此夜市便在各地大量出現且變得繁榮。不少著名的書籍例如《成都志》又或《東京夢華錄》都有記載到當時夜市文化的風光。

而在其他地區例如鄰近香港的台灣或日本,他們亦有因廟會文化和擺攤文化而興起了夜市文化。

夜市的種類?

夜市一般分為三種,包括:

  • 商圈夜市:商圈夜市一般會經營至深夜,當中的商家大多是自己承租或自己購買店面,但有時亦會吸引到部分攤販在附近開舖營業,他們的目標客群主要是當地居民。
  • 觀光夜市:觀光夜市一般是經政府設計規劃,以吸引遊客為主的夜市,大多會配合當地特色和比較整潔。當中亦有分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一種與商圈夜市無異,一種則為集合式商場。著名的觀光夜市例子有臺北的饒河街觀光夜市和士林觀光夜市。
  • 流動夜市:流動夜市指的是只在特定日期經營的夜市,一般是為配合節日活動或其他主題活動而設。商家一般在特定日子集體移到指定地點營業,在特定日子過後便會全部拆除。香港常見的舉辦流動夜市的地點有荔枝角的D2 Place、西九文化區、觀塘的海濱又或各地區的商場及運動場。

香港的夜市例子?

  • 油麻地廟街: 位於油麻地連接的文明里和柯士甸道,屬九龍油尖旺區。起初,它以販賣平價貨而聞名,但現在則以擁有大量和集中提供星相命理服務的店舖聞名,一般想「算命」的人也會到那裏,是一個結合飲食、服飾、雜貨及服務類的夜市。
  • 旺角女人街: 位於旺角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的通菜街,屬油尖旺區,是第一個獲准成立的「小販認可區」。因早期販賣的物品多以女性服裝和物品為主,故稱「女人街」,但現在販賣的物品則較多元,包括遊戲、家居用品、男女服裝等都有販賣。
  • 西灣河太安樓: 位於筲箕灣道的太安樓地下商場,屬香港島東區,鄰近港鐵西灣河站也接近太古城,為香港著名飲食夜市之一,以販賣香港地道小吃為主。
  • 屯門龍門居: 位於屯門的龍門路,屬新界區,以販賣特色小食例如泰式串燒、台灣芋圓等為主。
  • 黃大仙竹園夜市: 位於黃大仙竹園廣場的地下竹園街市內,屬九龍區。當中的店舖大多會營業至凌晨一點,以販賣各國特色小食為主。
  • 馬鞍山恆安市場: 位於馬鞍山恆安商場地下,屬沙田區。當中有超過十間店舖會經營至凌晨,是價錢親民的飲食夜市。

其實夜市的魅力不只體現在多樣的商品和美食上,還體現在熱鬧的人群和獨特的氛圍中,它代表到我們的生活方式、社交習慣和對美食的熱愛。所以,夜市不僅是一個繁華的市集,更是一個凝聚人們情感和記憶的地方。若政府想要推行夜市文化,一定要仔細考慮各式各樣的因素例如天氣濕度、發牌制度、相關法律規管、附近店舖的租金升幅、社會的氣氛和市民的文化習慣、夜市的配套設施、當地的噪音/燈光管理、宣傳手法、不同的夜市定位、店舖的定價、營運的成本、商品和食物的種類和選擇等,並積極和市民交流溝通,設計出完善的計劃,才可將夜市文化好好傳承下去。

IBD 美聯工商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