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正加速推進!目前北部都會區部分的項目已經陸續上馬,總開支高達2,240億元。為了讓投資者加深對北部都會區的了解,下文將會詳細描述最新北都都會區的發展進度,以及對市民和投資者的潛在影響。想掌握北都計劃的最新動向與投資機會?立即往下看!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目前北部都會區的已知項目開支達2,240億元,其中,主要的開支是涉及收回土地、清理土地、地盤平整以及興建基礎設施的工程。
計劃項目 | 預計增加人口 | 預計開支(約元) | 項目面積(約公頃) | 新增商業樓面面積(約萬平方米) | 用作貯物及工廠用地的面積(約萬平方米) | 興建單位 | 創造就業機會 |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 | 226,700 | 863億 | 320 | 55.4 | 極少量 | 86,200 | 53,100 |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 184,000 | 602億 | 441 | 640 | 66,700 | 150,000 | |
新田科技城 | 147,000-159,000 | 433億 | 540 | 700 | 50,000-54,000 | 165,000-217,000 | |
元朗南新發展區 | 98,700 | 200億 | 185 | 23 | 50 | 32,900 | 13,700 |
落馬洲河套區 | 區內的預測數字將與新田科技城的數字一同估算 | 143億 | 87 | 區內的預測數字將與新田科技城的數字一同估算 |
項目 | 目前預計開支(約元) | 項目細節 |
新界北新市鎮 | 2億 | 新界北新市鎮是北部都會區內面積最大的新發展區,總面積約1,175公頃,預計需要約20年或更長時間分階段推展。該區將發展口岸商貿、產業、文教體育樞紐等,並提供約18萬個住宅單位 |
牛潭尾 | 9,743萬 | |
流浮山 | 7,485萬 | |
馬草壟 | 2,890萬 | 馬草壟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市中心以北,預計將成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連接交匯點。該區將以私人房屋為主,提供約1萬個單位 |
在已知的開支或預算中,涉資最大的項目為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預計開支達863億元。整個發展區分兩個階段進行,面積為320公頃,預計可提供約8.62萬個住宅單位,容納22.7萬人口,並創造5.3萬個就業機會。
至於其他涉資較大的項目方面,由於有部分新發展區即將進入收回土地以及地盤平整或進行基礎設施等工程,因此,相關項目需動用的資金亦相應增加。例如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新田科技城以及元朗南新發展區的預計開支分別達到602億、433億以及200億元。
由於落馬洲河套區的土地大部分都屬於政府所有,故項目所需動用的資金較少,大約只有約143億元,主要是用作地盤平整及進行基礎設施等工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為加快整個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度,政府將會通過法例,將新發展區從開展研究到完成土地平整的時間從過去的13年縮減至7年。此外,政府亦會採取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包括引入「片區開發」的模式。
新發展模式會將新發展區內的土地通過招標形式,讓投得項目的私人發展商進行綜合開發及建設。此舉相信可以減輕政府前期的財政負擔,令私人企業參與項目的發展,提高發展的效率。
在基建設施方面,根據2023年底政府發佈《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為發展北部都會區,政府將會在區內興建多條主要幹道及鐵路,從而促進北部都會區內的人員流動以及方便居民出行。當中規模較大的工程包括有北都公路、北環綫及其他支綫或延線工程以及屯馬綫延綫工程。
基建項目 | 預計動工時間 | 預計完工時間 | 項目開支(億元) | 項目細節 | |
北都公路 | 更新:新田段預計於2029年動工 | 2029-2038 | 前期勘查工程預算由11.3億元減至約7億元 | 全長約23公里,連接天水圍至新界北坪輋。新田段目標於2036年或以前分階段通車,其他路段在其後三至四年內完成 | |
北環綫 | 古洞站項目 | 2023年9月(已動工) | 2027 | 98 | 北環綫的一、二期項目全長10.7公里,項目有助縮短新界東西間的來往時間 |
主綫工程 | 2025 | 2034 | 585 | ||
支綫工程 | 計劃中 | 2034-2038 | 計劃中 | 屬北環綫項目內較遠期的項目,料有助增強新田科技城、及內地間的聯繫 | |
東延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屬北環綫項目內較遠期的項目,綫路將會連接古洞北、羅湖及新界北新市鎮 | |
屯馬綫延綫 | 洪水橋站 | 更新:2024年(已動工) | 2030 | 41 | 項目有助增強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北都其他發展區的來往 |
屯門南延綫 | 2023年10月(已動工) | 2030 | 158 | 全長2.4公里,項目有助滿足屯門南10萬多居民的交通需求 | |
中鐵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全長約16公里,綫路會連接九龍塘、葵涌、荃灣及北環綫等地 | |
沙田繞道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幹道長約15公里,大埔及北區的市民可在不經沙田的情況下前往九龍市區 | |
新界東北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綫路會途徑粉嶺及新界北新市鎮,並香園圍口岸連接 | |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 | 計劃中 | 更新:2035年 | 香港段勘查研究費逾3.3億元 | 香港段走綫長約8公里,料可連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深圳灣口岸 | |
十一號幹線 | 計劃中 | 2029-2033 | 計劃中 | 幹道長約20公里,料可加強新界西北及市區的聯繫。幹道由屯門藍地出發,以隧道及跨海大橋與大嶼山連接路接駁。項目亦會建有一條與青馬大橋平行的大橋,以連接大嶼山及青衣島 | |
港深西部鐵路南延 | 計劃中 | 2034-2038 | 計劃中 | 為加強港九市區及北部都會區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幹道及鐵路以接駁新界西北、北大嶼山、港島西甚至是將來的交椅洲人工島。港深西部鐵路或會南延,鐵路長度約為30公里,而港島西至大嶼山連接路則長約13公里,並與十一號幹線接駁 | |
港島西至大嶼山連接路 | 計劃中 | 2029-2033 | 計劃中 |
為加強北部都會區與其他區域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多項策略性基建設施,以增加各地的聯繫。當中較為矚目的項目包括有連接九龍及新界北區的沙田繞道、連接北環綫、荃灣和九龍塘的中鐵綫、接駁深圳灣口岸的港深西部鐵路以及連接香園圍口岸的新界東北綫。
長遠而言,為加強港九市區及北部都會區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十一號幹線以及連接港島西及大嶼山的幹道,同時政府亦會將港深西部鐵路南延,從而連接洪水橋、欣澳、港島西甚至是計劃中的交椅洲人工島。
北部都會區不僅是基建項目,更是改變新界北生活與經濟的藍圖。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預計新增86,200個住宅單位,容納22.7萬人口,並創造53,100個就業機會。對於市民,這意味著更多住房選擇和便捷交通;對於投資者,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64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和新田科技城的165,000-217,000個就業機會,顯示出巨大的商業潛力。2025年,隨着北環線古洞站即將完工,區內聯繫將進一步加強,投資價值不容忽視。 無論您是居民還是投資者,這篇全解析帶您掌握最新動向。想了解更多投資方向?查看我們的延伸閱讀,或聯繫美聯工商舖尋找最佳工商物業方案!
若有需要尋找最合適和最優惠的工商舖歡迎查詢美聯工商舖。
延伸閱讀
早著先機!北部都會區成發展重地 未來有何投資方向?|【施政報告2023】從未來香港20項交通基建項目 尋找投資機遇|【北都綱領2023】一文看清未來北都發展藍圖|北部都會區有什麼「打卡位」?一文帶你從旅遊景點看工商舖市況|北部都會區最新發展現況 四大區域適合邊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