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工廈市況偏向平淡,但有關本地工廈發展卻未有放慢腳步。發展局2024年初公佈將放寬工廈地契豁免書有關安排將延期至2025年1月31日,在相關期限之內,局方容許工廈個別單位業主,在毋須向有關部門申請短期地契豁免書和繳付任何費用下,將物業改為指定非工業用途。到底投資者或業主可以如何把握機會?
局方允許把單位用作以下五項特定的非工業用途,前提是有關用途必須已經在適用於該用地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屬於「第一欄」的准許用途(即經常准許用途):
- 藝術工作室;
- 辦公室(影音錄製室);
- 辦公室(設計及媒體製作);
- 辦公室(只限於「特定創意產業」,包括設計及媒體製作公司、印刷及出版業、電影公司和與電影業有關的行業組織);以及
- 研究所、設計及發展中心
另一方面,假如投資者或業主想投資的工廈用途沒有在「第一欄」中顯示,那麼投資者或業主可以按照2018年推出的「活化工廈2.0」計劃來進行改建,只要工廈樓齡15年以上,業主可以免補地價將整幢工廈進行改建活化,限期截至2025年1月底。
隨著近年環球的投資焦點落在人工智能科技芯片及雲計算等板塊上,這也創造了不少對創科相關的土地需求,促成市場加快對工廈進行活化。例如大量的雲計算工作便需要有儲存數據交換設備、路由器、防火牆等,造就市場出現涉及數據中心的投資機會。香港受惠於中國內地數以億計的數碼用戶,以及自身健全的數據私隱條例,加上港府現正在積極規劃北區都會區及大力推動創科企業落戶本港,相信本港市場在可見的將來,對這類物業的需求會有增無減。
活化工廈除了可用作提供數據中心的選擇外,文創產業也值得投資者或業主注意。政府近年也在積極推動文創產業發展,文體旅局將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並為「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共注資43億元,相信也吸引了不少的文創企業或團體順勢發展,同時令市場對工作室或共享辦公室等有一定的需求。此外,如果工廈成功活化成文創出租用途,物業價值或租值也有機會得以提升。
其實,「活化工廈2.0」計劃自2018年推出以來,已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葵涌運通製衣大廈翻新後變成KC100、英皇國際旗下的屯門寶泰工業大廈和山齡工業大廈同樣成功申請改建為資訊科技及數據中心用途。
然而,現時涉及活化工廈的投資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一樣重要的是A&A工程(Alterations and additions,即涉及改建及加建工程),例如在拆卸部分樓板及╱或加建內樓梯,以打通兩個或以上的樓層,拆除間隔牆,以打通兩個或以上的單位的改裝整幢工業大廈工程等,必須根據屋宇署(Building Department)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守則及相關的法例。活化工廈成為數據中心便需要基礎設施來支援其運作,例如配電系統(包括備用發電機和不間斷的電源)、通風和冷卻系統(HVAC)。在工程中可能涉及到不同的法例和規定, 如《建築物條例》Cap. 123 Buildings Ordinance 、 Cap. 572《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Fire Safety (Buildings) Ordinance,所以建議投資者或業主在進行這些部分的工程前,交給測量師來進行樓宇勘察(condition survey)和諮詢相關顧問意見,並交由專業工程團隊負責相關的改建及加建工程。
如果投資者或業主想在指定期內免去申請相關的地契豁免書和繳付費用,就要趕及在政策到期之前作出申請,並對活化工廈的優點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作充分的了解,建議可先瀏覽發展局或地政總署網頁查詢詳情。至於安排是否適用於個別工廈,則可聯絡地政總署分區地政處。
活化工廈計劃以及現時本港在科技、文創的發展趨勢推動下,預期市場對數據中心有望存在更大的需求,那麼相應的物業收購價值可能會增加,但由於涉及物業或地產的投資會有一定的風險,加上現時涉及物業及地產範疇的借貸利率仍然高企,加上要計算建築年期的資金流風險,所以在投資工廈前,投資者應該先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評估和諮詢專業意見,以了解心儀目標的投資價值和相關潛在風險。
【注意】上述資訊僅供參考,建議業主、物業買賣者、投資者、或租戶應直接聯絡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執業律師或持牌物業代理等專業人士協助處理涉及物業改建或租售相關事宜。
延伸閱讀
關於工商舖按揭上限:配合全面撤辣 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
關於買賣工商舖及住宅所須的文件:【按揭申請】買賣工商舖及住宅所須文件
關於容忍費:【租工廈2024】一文詳解工廈「容忍費」
關於工商舖買賣流程:工商舖的買賣流程 | 買舖必讀、買舖指南
關於工商舖按揭上限:配合全面撤辣 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
關於買賣工商舖及住宅所須的文件:【按揭申請】買賣工商舖及住宅所須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