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話現時本地零舖市道有待復甦,但其實今年至今有咩焦點租售「大刁」出現過? 咩市場焦點又係今期流行?投資者、業主乃至一眾業務經營者又應該如何作出「執生」部署?以下內容為你一一拆解。
雖然市場對本地經濟及零售前景仍然持有偏向保守的看法,但外資大戶卻紛紛選擇在今年慢慢歸位,重新進駐零售區的舖位。曾在港以高大型男模特兒作宣傳的美資時裝品牌近期連番租舖,消息指將落戶沙田及銅鑼灣,有望再掀當年攻港吸引大批遊人前來「打卡」的「墟冚盛況」。
另外,消息指中環皇后大道中一個地舖及一樓,建築面積接近2萬平方呎,新近獲得西班牙時裝品牌租用,據報每月租金高達120萬元,反映外資正在逐步回港插旗。
中資品牌及內地旅客對本地零售業的復甦作用十分明顯,連帶吸引不同類型的中資企業來港逆市擴張。有報道指出,來自杭州的時裝品牌以近80萬元租入位於尖沙咀彌敦道的巨舖,面積約1.6萬平方呎。
而銅鑼灣核心地段羅素街2至4號Plaza 2000地下舖位,面積達1,576平方呎,市傳月租約30萬元,中資餐飲品牌承租。另外,位於同區記利佐治街1號金百利商場地下2及3號舖,舖位面積約1,688平方呎,市場估計租金約為80萬元,獲港資大型連銷化妝品零售店續租,料商家銳意聚焦在內地旅客作為主要客源,故此繼續留在銅鑼灣區「揾食」。
至於在大手買賣成交方面,財團繼續偏好向收租回報穩健的住宅區商場「埋手」。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398號愉景新城基座商場及停車場早前以約40.2億獲得本地老牌地產商華懋集團購入。另外,將軍澳唐賢街29號藍塘傲基座商場亦以5.35億元易手,新買家為中資企業華潤隆地。而葵涌安足街7號安蔭商場全幢,以約5.00億元易手,新買家為資深投資者。
以上述的「租售大刁」來看,預期市場趨勢仍會以中資品牌、內地資金及旅客為主調,而財團在進行併購活動時,大多以物業的長期收租回報作為主要考慮,相信要等待本地息口出現明顯下降,以及內地經濟重拾動力,海內外資金才有望大舉回港尋找資產增值的機會。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投資或租用物業需要關注當地地產市場的趨勢和前景。如果該地區處於增長趨勢,並且預期未來有潛力,那麼相應的物業收購價值可能會增加。建議在進行物業收購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評估和諮詢專業意見,以了解心儀目標的投資價值和風險。
【注意】上述資訊僅供參考,建議業主、物業買賣者、投資者、或租戶應直接聯絡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執業律師或持牌物業代理等專業人士協助處理涉及物業改建或租售相關事宜。
延伸閱讀
《政府租契續期條例草案》:【2047地契問題】未來土地租約到期後,將如何處理?
《2023年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修訂)條例草案》:【強拍門檻2024】哪類物業最受惠於新強拍制度?
【商廈投資】上半年有咩矚目租務成交? 下半年有邊區「要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