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工商舖註冊錄1,065宗 按年「低位反彈」 增逾五成半 創三年新高 料中央拓內需 抵銷關稅效應 增工商舖需求 次季成交量或維持千宗水平 - 美聯工商舖
【研究部報告】17/04/2025

首季工商舖註冊錄1,065宗 按年「低位反彈」 增逾五成半 創三年新高 料中央拓內需 抵銷關稅效應 增工商舖需求 次季成交量或維持千宗水平

2025年第一季工商舖市場迎來復甦,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25年首季整體註冊宗數共錄1,065宗,按年大幅增加約56.4%,註冊金額則錄124.14億元,按年上升約17.5%。與過往的數字比較,雖然今年首季的註冊數字創3年來的新高,但與2021年的高峰期相比,2025年首季的工商舖註冊數字仍較當時的水平低約36%,反映工商舖市場承壓多年後,目前的市況與高峰期仍存在一段距離。

雖然次季開始,美國即與全球開展「關稅戰」,本港股市應聲大跌,惟市場亦憧憬美國加快減息步伐,加上中央或降準及推經濟措施以拓內需,料可在一定程度抵銷關稅的負面影響。美聯工商舖認為,現時非住宅物業的價格已經見底,加上個別板塊的租金回報吸引,料獲部份避險資金吸納,故預期次季工商舖成交量或維持於1,000宗左右的水平。

首季工商舖註冊宗數按年全線回升

        若按類別劃分,工商舖三大板塊的註冊宗數均呈現增長。工廈市場首季錄得588宗註冊,按年增加約67.0%,註冊金額達47.7億元,按年增長54.2%;商廈板塊錄得238宗註冊,按年上升約67.6%,註冊金額為37.3億元,按年大幅攀升約1.6倍,相信是與期內商廈市場錄得2宗逾億元註冊成交有關;商舖板塊則有239宗註冊,按年增加27.8%,雖然註冊金額按年下跌35.4%至39.14億元,但若撇除去年首季荃灣愉景新城基座商場40.2億元的註冊成交,首季商舖註冊金額仍能錄得升幅。

發展商加快資金回籠+買家「趁低吸納」 料一手市場將呈「以價換量」

美聯工商舖表示,今年首季的工商舖註冊量按年錄得上升,相信是受一手工商廈銷情暢旺所帶動。回顧第一季的數字,一手工廈如海傲、寶源亞洲中心、蘢薈及金岸科技中心四個項目共有158宗註冊,佔工廈總註冊量近三成;而商廈一手物業則包括有德華中心及IEC III,兩個項目共有36宗登記,佔商廈總註冊量逾一成半。近期一手工商物業錄得多宗註冊,相信是由於部分新盤已經在市場上放售多時,發展商為加快資金回籠,故願意降低叫價以求盡快售出物業,當中更有發展商將旗下物業減價三成至五成以吸引買家。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近期工商舖交投回升,反映港美利息下調、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放寬按揭措施及內地實施的「組合拳」刺激政策逐步為物業投資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工商舖物業價格在近年來所累積的跌幅亦能吸引買家入市。事實上,工商舖註冊量在去年第三季見底後,註冊數字已在第四季開始回升,反映刺激措施陸續見效。展望未來,不少新盤仍在市場上放售,相信一手市場上「以價換量」的趨勢將會持續,而發展商亦會降低物業叫價以吸引買家流入一手物業市場。

2025年第一季工商舖買賣註冊登記量及金額統計

板塊註冊宗數按年變化註冊金額(億港元)按年變化
工廈588+67.0%47.70+54.2%
商廈238+67.6%37.30+163.6 %
商舖239+27.8%39.14-35.4%
總計1,065+56.4%124.14+17.5%

資料來源: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數據不包括公司轉讓個案。

備註: 鑑於簽署買賣合約至遞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登記一般需時一個月左右,故此每月土地註冊處數字主要反映前一個月的市況。

IBD 美聯工商舖